过去的5年,我国矿业市场哀鸿遍野,许多矿山企业经历了垂死挣扎的惨烈历程,这是矿山行业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中钢矿业作为一家冶金矿山企业的后起之秀,也同样经历了重重磨难,但最终能在市场风雨中安然过冬。它的成功密码,可以总结出很多关键词,但变革、创新、拼搏、奋进精神始终是贯穿企业发展的一条主线,贯穿了企业逆境求生的全过程。
拼方向,明确目标,勇往直前。首先,思想转变上,公司号召全体员工主动树立适应市场的新思维、新思路,树立大局观念,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降成本、缩开支、保生存”为工作中心,以“适应市场,提高效益”为工作总原则,营造人人为降本想招、人人为生存出力的浓烈氛围。其次,在战略部署上,中钢矿业立足行业发展新常态,对今后国内外矿业市场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一个发展目标和一个奋斗的口号,明晰了发展目标和定位,确定了发展方向和格局。发展目标即:成为“多矿种、区域分布广、关键生产环节高技术、重点矿种有一定控制力”的矿业公司。奋斗口号即:“目标不能动摇、信心不能丧失、人心不能涣散、人才不能流失、管理不能松懈、财产不能损失、安全不出事故、开支必须严控、改革不断探索、开发步伐加速。”鼓励全体员工坚定信心,等待矿业复苏时刻,积蓄能量再创辉煌。
中钢矿业的管理团队在对市场和形势严谨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宏观规划和狠抓项目实施两大发展思路。在宏观规划方面,力争在铁矿石资源上形成一定的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并通过铁矿石资源树立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而盈利点向锰矿、萤石矿等钢铁行业的附属原材料方向倾斜,从别人关注少,竞争少的方向入手,力争形成产业基地,成为行业先锋。项目实施方面,中钢矿业根据市场形势、企业形势和发展状况,把萤石资源开发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力争把萤石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对重点矿种具有一定控制力”的目标。中钢锡林浩特萤石公司目前是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萤石采选联合矿山企业之一,位于全国同行业前3名之列。几年来,中钢矿业及矿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冒风雪、斗严寒、住民房,在国内先后考察、跟踪了十几个萤石项目,最终收获了优质项目。2017年4月,中钢矿业正式收购内蒙古正蓝旗民乐北山萤石矿项目,成立中钢正蓝旗矿业有限公司,9月,成功收购承德丰宁萤石矿业,两矿新增萤石资源控制量约240万吨,预计可以实现利润6000万元/年,为进一步扩大中钢在北方地区萤石资源奠定了基础。
拼思想,颠覆思维,创新局面。面对严峻的形势,创新管理、降低成本、维持生产、保证生存是国内矿山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14年以来,中钢矿业的领导班子提出“颠覆式思维”指导工作,转变传统观念,突破传统模式,掀开了一场变革性管理创新。一是推行“四部一中心”组织架构,其它部门全部撤销。传统的矿山企业普遍按专业划分管理机构。新型管理机构设置是按照管理类别进行机构设置。所有的生产活动职能划归生产指挥中心,所有的辅助生产、生活、后勤等都划归综合管理,安全、财务、销售设专项管理机构,形成了“四部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即综合部、财务部、安全环保部、供销部、生产技术中心,其它部门全部撤销。改革后,所属企业各部门经理原则由各单位领导班子副职兼任,部门可设1名副经理,起到大幅精简管理人员的目的。其中,中钢富全矿业的管理人员由原来的68人降到了32人,中钢山东矿业的管理人员由原来的88人降到53人。目前,公司及8家所属企业员工总数由原先1240人下降至610人,职工队伍普遍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相互兼职,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创新车间设置,管理层级由四级过渡到三级。传统的矿山企业在生产车间设置上,基本上都是按照工序来进行设置的,数量较多。新型车间设置方式则改为方便流程管理的设置模式,从而达到高效运转的目的。首先,取消外委施工工序的车间设置,由部门直接管理,例如,中钢富全矿业取消了采矿车间、充填车间,其管理职责由生产技术中心统一管理。其次,减少自营施工工序的车间设置,例如,中钢富全矿业将选矿车间和提升车间合并成立提选车间,将井下充填、运输、维修等职能均并入运输车间。中钢山东矿业将井下采矿、运输、充填等管理职能均并入采矿车间。基层生产车间减少后,企业的生产车间由原来的十余个变成两三个,大大精简了机构和人员;管理层级变为三级,即:公司→部室→施工单位项目部,使管理更加简洁,高效。三是积极探索经营模式变革。传统矿山普遍采用自营方式,员工大都在1000人以上,多则上万人。为了减少经营投资,降低市场风险,中钢矿业在采选外包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所属中钢刘塘坊矿业彻底改变原有生产经营模式,采取采选生产总承包模式,企业仅有管理及技术人员22人。不仅矿山建设投资由承包方负责,并且制定了承包费用与铁精矿销售价格联动机制,极大地降低了经营风险,改善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拼干劲,审时度势、蓄势待发。2015年以来,根据铁矿石价格低迷的市场行情,公司制定了价格和生产组织的动态联动机制,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停产、稳产、高产的节奏。经公司决策,部分铁矿企业进入停产状态,静待时机,节约企业成本;而萤石企业加足马力,在年生产计划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延长生产时间。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中钢锡林浩特萤石公司上下同心同力,在零下25多度的严寒下,坚守岗位,奋力拼搏,全力以赴,2015年、2016年均连续生产11个月以上,创造了锡盟乃至北方地区萤石行业历史最长生产时间,为中钢矿业顺利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2016年四季度,铁矿石价格开始回暖,中钢矿业党委班子审时度势,果断出台高产政策,加大生产力度,并在春节期间连续生产不休息,为快速进军2017铁矿市场做足了充分准备,取得了增产增效的全面胜利。
中钢矿业始终遵循销售法则---紧盯“市场”,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中钢矿业班子成员时刻关注市场动向、加强市场分析、指导销售节奏,在铁矿石价格一度跌至冰点时,通过波动价位中捕捉商机,择机销售,最大力度的保证了销售价格。除此之外,中钢矿业除了稳固已有区域市场外,积极拓展周边市场,并努力培养战略合作客户,及时调整优化销售策略和售后服务,保持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2016年,中钢矿业与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铁矿价位创新低的市场行情下,2016年超计划完成利润目标,与2015年相比,减亏11530万元;2017年上半年,超额完成生产经营计划,实现利润6282万元,提前完成全年利润目标。
拼管理,开源节流、顺利“越冬”。公司牢固树立“成本决胜市场”的理念,将成本管理渗透到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员工,有针对性的加强企业成本内容的分析,结合以对标挖潜为重点考核内容的生产经营、物耗指标等各项指标体系,注重对采、选工序的流程管理,物料消耗的量差与单位价格差异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等重点工作的跟踪、分析。三家铁矿企业精矿完全成本均较2011年降低50%以上,均由1000元/吨以上降至目前500元/吨以下。萤石企业产品综合成本下降近20%。同时,公司将节俭办公制度化、常态化,多措并举降低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用较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89.9%、64.1%和16.6%。正是认清了形势,提前把降本增效作为经营的主战场,极大地提高了在新形势下的生存能力,在大多数国内矿山还在挣扎时候,2016年下半年开始,中钢矿业各项生产经营指标逐月向好,超计划完成全年任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钢矿业依靠顽强的拼搏精神,从容面对困境,坚守初心不改,不抛弃、不放弃,奋力拼搏进取,自信踏步未来,再次迎来了2017年丰收年,为持续发展积蓄了能量,向争当国内一流矿业公司的目标再近了一步。新时代的到来,矿业公司面临新的挑战,也充满机遇,中钢矿业将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建功必须有我”的拼搏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集团“二次创业”做出更大的贡献。